紫砂,是宜興得天獨厚的特色礦產,因其泥料性質特殊,具有透氣、易成形、利雕塑的特質,造就了其不凡的雅韻風情,文人雅士爭而求之。紫砂,亦稱為「五色土」,其礦料色彩豐富,具有多種不同的天然色澤,其基本分為「紫泥」、「紅泥」與「本山綠泥」三種原礦,再由其向下細分。 紫砂礦料的開採,在1955年七月之前,均屬於個體戶透過人工露天方式開採,其開採位置均位於礦源表面;在1955年七月之後,當地政府成立了「宜興採礦公司」,接收了所有的開採礦井與宕口,此後均由國家和地方政府統一管理開採,同時也進入了現代化機械開採階段,採深度礦源開採。 1958年成立的紫砂工藝廠,其泥料均統一由宜興採礦公司提供,因此紫砂工藝廠所使用的泥料均有一致性,哪一批泥料使用於哪個年代,幾乎都是固定的,故也具有其斷代性。 以下會針對幾個常見的泥料名稱進行說明,部份名稱並非廠裡的原始名稱,而是藏家壺友為了區分或分辨泥料,所另取的通俗名稱,這些通俗名稱因為具泥料特色,也容易記憶,因此兩岸壺友均以此類俗名稱之。
一、清水泥
黃龍山紫砂原礦,因只需加清水練土後即可進行製作,故稱清水泥,泥色素雅,是最原始的紫砂礦,也是分布及產量最高的紫砂礦。清水泥依礦源和泥質的不同,燒成後會有深淺不同的發色,因紫砂為共生礦,若礦中含有部份紅泥礦,則燒成後會有偏紅的情況,俗稱之為「紅清水泥」。 清水泥 紅清水泥
二、甲子泥
甲子泥又名黑星土、黑星砂,是宜興一廠七零末至八零中期的官廠用土(約1976~1985),屬拼配泥的一種,也是宜興紫砂一廠拼配泥之始。因泥胎佈有黃色及黑色砂點而聞名,泥料配制批次多,色澤、泥質多少有所不同,並非只出現於甲子年。被台灣壺友稱為甲子泥,應主要為台灣常見於甲子年(1984年)。 由於七零年代一廠泥料使用量大,尤其是原礦的清水泥(紫砂純泥),但被認為泥料的質感不夠沉穩,變化少,且為了改善當時泥料的特性,便於快速且大量的製壺,因此開始研究以拼配泥的方式來製壺,也就產生了後來的黑星土(甲子泥),一開始在七零末試用,一開始藏家的反應並不好,像發霉的黑點,但想不到後來在八零年代中期之後,因其泥料的質感,與泡養後的變化均讓人相當滿意,色澤沉穩而飽滿,泡養後Q透溫潤,反而大受歡迎。 此泥大約主要於1976年至1985年間,大量使用於商品壺,包含了當時名家壺的用料,而1982至1985年之間正好是廠壺大躍進的精華時代,正逢其盛的甲子泥,讓當代的紫砂壺更具有其明顯的特徵與媚力。一直到了1986年之後,可能甲子泥已經配不出原來的樣子,或配製方式有變,便改使用所謂的拼紫泥了(其實甲子泥在一廠中,也是稱之為拼紫泥)。因此,甲子泥在宜興一廠的用泥歷史之中,是有其明顯的時代特徵與特色的,因同屬於拼紫泥,在白標期多少還是能見到紫泥料中帶有些微黑砂的特色。
甲子泥
三、年糕土
年糕土,常見於80年代初期,一廠短暫性存在的泥料,大約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5年左右,其泥料發色介於清水泥與紅泥之間,泥性重,不適合製作大壺,因此以小品壺居多。年糕土其泥質細膩、緊實,具厚重感,泡養後泥色溫和發潤,摸起來如膏似脂,如年糕般的色資而得人喜愛,泥料因窯燒溫度高、低不同而呈現偏紫或偏紅。
曾有壺友透過光譜儀檢測分析泥料元素,其鐵質含量約在10000~13000ppm之間,與80年代之前的紅泥接近(80中後的紅泥鐵質約6000ppm左右),故應屬紅泥系(紫砂清水泥鐵質含量約在4700-6300ppm之間)。
關於年糕土的由來並無實際的考證,大致上分為「原礦」與「拼配」兩種說法,各執其一,茶說在此就不多說明。目前所知被歸例為年糕土的泥料有兩種,一種是泥料中有黑色粒點的年糕土,一種是沒有黑色粒點的,其中帶黑色粒點的年糕土,其鐵質高達16000~17000ppm,且帶錳元素,則應為拼配料(紅泥不含錳),因此原礦與拼配的說法可能都是對的,但廠裡並沒有「年糕土」這名稱,而台灣壺友所稱的年糕土,可能分別包括了80年代初期兩種相似泥質但卻不一樣的泥料。 而經資深壺友前往丁山詢問當年廠內的陶手,例如江建祥、姚志源及陳國良等工藝師,他們看到這泥料都說這是紅泥,只是這料子是在製壺過程中,泥片裁下後的餘料再回收重新拼配練製而成的,因此混有多批次不同的紅泥,重新配製後也變的細目且泥性重。
年糕土
四、拼紫泥
因清水泥被認為質感發色不夠沉穩,變化也較少,為了改善此特性,因此進行泥料加入少量氧化物的拼配方式,增加泥色。其中紫清水泥便是加入氧化錳來進行拼配,一開始因拼配技術不足,產生了「黑星土」這樣的特色泥料,直到80年代中期之後,拼配技術獲得了突破,成功融合了氧化金屬與紫砂原礦,得到了更深沉的泥色,廠內稱這類泥料為「拼紫泥」或「特拼紫泥」,其金屬氧化物的添加也在絕對安全值之內,據資料僅千分之一左右而已。 拼紫泥
五、小紅泥
60至70年代紫砂工藝廠所使用的紅泥俗稱小紅泥,主要產至川埠與趙莊山,泥堅、色紅橙,是相當優質的紅泥,於70年代末期短缺。 小紅泥
六、黃龍山紅泥
80年代因川埠、趙莊山的紅泥產量不佳,進而從黃龍山所開採的紅泥礦,但因發色較不如小紅泥鮮豔,故會添加紅鐵粉進行增色。 黃龍山紅泥
七、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是黃龍山紫砂原礦泥料的一種,燒成為漂亮的鵝黃色,數量稀少,泥質細緻,變異性大,不易成壺,燒製困難,多做化妝土之用,且在使用後極易有吐黑的現象。其吐黑原因可能有,窯溫、煉製、明針以及泥料批次質地等不一因素。現今業者亦有嘗試將本山綠泥燒至一千二百多度的泥料極限,仍然會吐黑的情況,可見窯溫亦非絕對因素。 本山綠泥
八、段泥
段泥,又稱為「團泥」,是紫泥與本山綠泥的共生礦,夾在紫泥層中,具較佳的透氣性,因此與本山綠泥一樣,經使用後容易吐黑。因為共生礦的原故,故段泥容易有不同顏色,產量也不多。 段泥
九、內紫外紅
內紫外紅其特色就是胎體為紫泥,外緣塗上紅泥漿,產生內外不同色的情況,除了用在特殊壺型,例如上合梅,用以製造不同效果的功用外,即見於暫時取代紅泥水平壺。約為1978~1984,當年因為紅泥開採與煉土不及,而中國人又特愛紅壺,於是便在紫砂壺外以細目紅泥調漿淋壺,或連內外均以紅漿塗之的(內外紅)取代之,前期紅泥漿較為暗紅,直至80年代中期(約1984年左右),因紫砂加入其它原素而有多樣化之色土表現,加上紅土回歸製程,該階段性任務至此告終。 内紫外紅
十、綠泥
紫砂原礦中並沒有真正的綠泥。在民國之後,即有將進口的氧化鈷以特定少量比例加入純正乾淨的本山綠泥調配而成,進而燒成綠色的紫砂壺。當年的綠泥,是一種非常上等且稀有的泥料,因為本質泥為紫砂礦中較為精稀的本山綠泥,加上進口的氧化鈷礦料價格昂貴,因此當年的綠泥多做為化妝土之用,也就是在原本製好的紫砂壺表面,直接刷上一層綠泥,即變成內紫外綠的雙色壺品。但也有少數特殊的壺品是全壺使用綠泥。
而紫砂一廠成立後,仍然也是有使用氧化鈷來配置綠泥,但調配的比例等,已與民國時期不同,因此在發色與表現上也有所相異,越到後期其發色越偏藍綠。 綠泥
十一、降坡泥
降坡泥是90年代在宜興丁蜀鎮修建陶都路時,穿越黃龍山和青龍山之間進行開挖時所發現的陶土,離地表不深,為特殊的「多色澤陶土」,亦為共生礦。因為該路段是一個斜坡工程,故稱之為「降坡泥」或「崗坡泥」。常見的降坡泥,呈現橘紅泥色夾雜黃色顆粒,或紫帶黃色顆粒等。但此泥不在紫砂一廠的常規生產泥料之中。 降坡泥
以上為常見的紫砂泥料簡易說明,僅供參考。當然現今的紫砂泥料名稱千變萬化,例如紅皮龍、大紅袍、黃金段泥、趙莊朱泥…等,其中也包含不少商業名稱,這些就不在說明之列。
|